全国爱耳日 | 一文教你正确选择助听器和人工耳蜗 今日热门
(资料图)
来源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作者 | 神经耳科 孔颖
编辑 | 裴硕知
今年3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也是全球的“世界听力日”。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目前全球约有1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5亿人。听力障碍已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
对于不能通过药物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以通过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两种助听设备帮助患者改善听力。那么如何正确选择这两种助听设备呢?让我们从以下几方面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首先两种设备的工作原理不同。助听器是通过麦克风收集声音后将声音信号放大,通过外耳、中耳、内耳的途径进行声音的传递,声音的传递过程和听力正常人是一样的。而人工耳蜗是特殊的声-电转换装置,由体外的言语处理器将声音信号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绕过受损的内耳毛细胞,直接刺激听神经纤维,使患者产生听觉。由于人工耳蜗的声音传递方式和听力正常人不同,所以听到的声音也是有区别的,在人工耳蜗开机后,需要一段时间的听力言语康复训练,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由于工作原理不同,所以二者使用方式也不同,助听器直接戴在耳朵上即可使用。人工耳蜗则需要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人体的耳蜗内,再配合体外的言语处理器共同使用。
其次两种设备的适应证不同。助听器适用于轻度到重度的听力损失,人工耳蜗适用于重度到极重度的听力损失。通常听力损失大于80分贝以上,言语分辨能力差,助听器使用效果不佳的患者建议人工耳蜗植入。随着大家对听力健康的重视,对双耳听觉的需求不断增加,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单侧聋和不对称性聋的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后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听力损失一旦发生,建议大家尽早去医院进行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干预,早期康复尤为重要。听从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建议,正确选择、使用助听器和人工耳蜗。